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为太阳唱支歌),接着再看更方便。
历史记载中,曾经有两位正直的东宫官员,间接批评过太子杨勇。
一位是历史上着名的“太子杀手”李纲,因为太子左庶子唐令则为太子弹琵琶,唱《媚娘曲》,李纲批评唐令则不该,唱淫靡歌曲带坏太子。
另一位是年纪较大的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柳肃,第一次是太子找占卜师,占卜是否太子位不稳,被柳肃知道,指出太子不该,会让隋文帝猜忌太子盼着自己早死。
第二次是东宫左卫率长史夏侯福,与太子在宫内嬉戏打闹,并放声大笑,被柳肃撞见,指责那名官员不分尊卑,要交给执法处的人处理。
可两位正直官员批评过后的效果是什么?
太子不但没有改正缺点,反而对他们日渐疏远。
这也是为什么杨安制定第一个战略方针:赢得太子的信任。
只有赢得太子的信任,太子才有可能认为你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他好,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
如果你不能让太子认识到你是站在他那边,那么他很可能认为你站在他的对立面。
站在对立面的都是些什么人?敌人。
正常人会听敌人的话吗?当然不会。太子作为一国储君,更不会。
这就如同后世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讲大道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辄指责,非打即骂,能不能教育好孩子?
当然不能。虽然古语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棍棒底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作为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那会让孩子认为,你只知道站在家长的立场看问题,用家长的权威来压人。
而用家长的权威来压孩子,等于让自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后果就是:孩子对家长的话要么是听而不闻,要么是激烈反抗,甚至跟家长对着干。
尤其是在孩子的几个逆反年龄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
但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有同理心,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就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本来就很不开心。
不懂怎么教育孩子的家长,会指责孩子,劈头盖脸一顿羞辱,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孩子会怎么想?
首先是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反感上学。
其次,很有可能破罐子破摔,不就是一场考试没考好嘛,作为父母你们如此对我?下次我考得更差,气死你们!
而懂教育的家中,富有同理心,善于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看到孩子本来心情就不好,会迎上去安慰孩子:我有过和你一样的经历,因为没考好心里难受,但是没关系,我们下次再努力一点,争取进步一点点。
这样效果会好得多,孩子会认为父母是站在他那一边的,也因为受到了父母的鼓励,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更加努力。
而隋文帝对太子杨勇的教育,跟多数家长一样,简单粗暴。
隋朝建立的同时,杨勇便被立为太子。
建国之初,在隋文帝的统治下,政治清明、社会蓬勃发展,大隋朝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飞跃发展,国家很快富裕起来。
杨勇作为储君,生活在这样物质丰富的环境里,难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但隋文帝是个非常节俭的人,即使当了皇帝后,也保持本色。
杨勇的铺张奢侈,和他老爸的艰苦朴素背道而驰,两人的理念难免产生碰撞冲突。
有一次,杨勇别出心裁要用金银去装饰一副铠甲,隋文帝知道后可气坏了!板起面孔把太子给训了一顿,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久长者。”你是储君,应当特别注意节俭,以后才能当个好皇帝。
而且隋文帝还赏给杨勇自己用过的一把旧刀和自己当年常吃的一盒酱,用意是提醒太子要向为父学习,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太子杨勇面对皇帝老爸的训斥,是什么反应?只能是唯唯诺诺的接过老爸赏的旧刀和一盒过期的酱。
可是他对皇帝老爸的话听进去了没有?奢侈的毛病改了没有?
都没有!
为什么皇帝老爸的训话都没有效果?
因为方式方法不恰当,直白说,就是过于简单粗暴。
因为隋文帝给太子杨勇的感觉,是站在对立面来训话的。就算隋文帝说得再怎么对,是个人也会本能的产生抗拒。
后果就是不起丝毫正面效果,甚至让太子反感,与皇帝老爸的期待背向而驰。
于是太子依然我行我素。
与杨广故意装出来的谨慎低调恰好相反。
史料记载中独孤皇后便不满太子的率性任意,欣赏老二杨广的沉稳懂事。
杨安计划中的一部分,便是要改变太子率性任意的不良形象。
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杨安要做的,并不是要改变太子的本性,只是要改变他的形象。
杨安并不认为率性任意就是不好,这得看在哪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