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什么),接着再看更方便。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
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迳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赐水西南流入于漻,即厉水也,赐、厉声相近,宜为厉水矣。一水出义乡西南入隋,又注漻。漻水又南迳隋县注安陆也。
南过安陆入于涢。
蕲水
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
山即蕲山也。
水首受希水,枝津西南流,历蕲山,出蛮中,故以此蛮为五水蛮。五水即谓蕲水、希水、巴水、及赤亭水、西归水,蛮左凭居,阻藉山川,世为抄暴。宋世、沈庆之于西阳上下,诛伐蛮夷,即五水蛮也。
南过其县西。
晋改为蕲阳县,县徙江州,置大阳戍,从齐昌郡移治于此也。
又南至蕲口南,入于江。
蕲水南对蕲阳州入于大江,谓之蕲口。洲上有蕲阳县徙。
决水
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
俗名之为檀公岘,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历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北过其县东,县故吴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是也。《晋书地道记》云:在安丰县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决水出雩娄。
又北过安丰县东。
决水自雩娄县北,迳鸡备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者也。安丰县故城,今边城郡治也。王莽之美丰也。世祖建武八年,封大将军、凉州牧窦融为侯国,晋立安丰郡。
决水自县西北流,迳蓼县故城东,又迳其北,汉高帝六年,封孔藂为侯国也。
世谓之史水。决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即淮水也。许慎曰:出雩娄县。俗谓之浍水。褚先生所谓神龟出于江、灌之间,嘉林之中,盖谓此水也。灌水东北迳蓼县故城西,而北注决水,故《地理志》曰:决水北至蓼入准,灌水亦至蓼入决。《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灭舒蓼。臧文仲闻之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逮,民之无援,哀哉!
决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氵夫水,东北流迳阳泉县故城东,故阳泉乡也。
汉献帝中,封太尉黄琬为侯国。又西北流,左入决水,谓之阳泉口也。
又北入于淮。
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屈,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习俗害真耳。
沘水
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
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围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
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
淠水又东北迳博安县,泄水出焉。
东北过六县东,淠水东北,右会蹹鼓川水,水出东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渒水。
淠水又西北迳马亭城西,又西北迳六安县故城西,县故皋陶国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楚人谓冢为琴矣。
汉高帝元年,别为衡山国,五年属淮南,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国,武帝元狩二年,别为六安国,王莽之安风也,《汉书》所谓以舒屠六。晋太康三年庐江郡治。淠水又西北,分为二水,芍陂出焉。
又北迳五门亭西,西北流迳安丰县故城西,《晋书地道记》:安丰郡之属县也,俗名之曰安城矣。
又北会濡水,乱流西北注也。
北入于淮。
水之决会,谓之沘口也。
泄水
泄水出博安县,博安县《地理志》之博乡县也,王莽以为扬陆矣。泄水自县,上承沘水于麻步川,西北出,历濡溪,谓之濡水也。
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
泄水自濡溪迳安风县,北流注于淠亦谓之濡口。
西北入于淮。乱流同归也。
肥水
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
吕忱《字林》曰:肥水出良馀山,俗谓之连枷山,亦或以为独山也。北流分为二水,施水出焉。
肥水又北迳荻城东,又北迳荻丘东,右会施水枝津,水首受施水于合肥县城东,西流迳成德县,注于肥水也。
北过其县西,北入芍陂。
肥水自荻丘,北迳成德县故城西,王莽更之曰平阿也。又北迳芍陂东,又北迳死虎塘东,芍陂渎上承井门,与芍陂更相通注,故《经》言入芍陂矣。
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