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闽南童玩作品图片),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人在街上用闽南话对我喊“树尾黄”,我怔了一下,但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不久前我在电视报上发表了一题千字随笔——《熟透自然甜》,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树尾黄”的芒果可口之美味。结果那一周先后有好几个熟人用“树尾黄”叫我,或闽南话或普通话,几乎给本人平添了一个绰号。我不讳言,文章出来了,有反响就是作者的愉快之一,一颗石子投入水中,还希望能听到“咚”地一声,还希望看到几圈涟漪呢!不过短短的《熟透自然甜》回声“咚咚”,的确还是意料之外。
当我美美地咀嚼着“树尾黄”的余味时,有家大刊物的主编对此极不为然,并酸溜溜地婉言相劝,大意是像我这样的人写这样的小文章是很不值得的。我也不以为然,文章大小各有其难,但是在白字黑字面前,理当是人人平等,最终还是得作品本身说了算。尽管“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是写作者共同的错觉,但我爬了那么多年的格子,心底还是颇有自知之明的:“树尾黄”一出,闹得朋友皆知,这纯属广播电视报的影响使然,我对这位大主编说,该报一周的印数就是贵刊一年印数总和的5倍以上;且往往一张报纸会在一个家庭里被反复拿捏至少十天。结果把一篇原本不起眼的小文章弄得家喻户晓,充其量只能说明电视报挡不住的广告效果,实在不是本作者的错。不过我以为无论作品大小,都应紧贴生活,以读者喜闻乐见为己任。那种把小说诗歌写得让人看不懂为得意的“高层次创作”,如今陷入了空前无人问津的境地,如此尴尬的结局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
文章搁笔时,一位童年时的朋友刘闽生打上门来,这位闽南出生的山东大汉极具语言天赋,能用龙海腔、同安腔、漳州腔、泉州腔把“树尾黄”的闽南话区分得惟妙惟肖。他告之“树尾黄”的“兄弟”叫“树尾红”,双双皆为“熟透”的结果。闽南小芒果依果肉分为两个品种,橙黄的多汁,金红的肉厚,一旦熟透都十分好吃……说得孤陋寡闻的我听得一楞一楞的!但他也对该文提出意见,为什么一开始就提某某名人卖乖;我大叫冤枉,本意恰恰相反,那是为了表示,无论名人凡人,其实人人都有一个嘴馋的童年值得回味!
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