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贫家之子),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玉提笔给皇上写了一奏折。他希望皇上能回朝处理朝政,如果边关实在是离不开他,可否请太上皇回京坐镇。
薛玉被朝廷的事烦的不行,从他派人查各地情况开始,到大殿争吵,月余都无果。薛玉此刻特别的想念太上皇,无比的羡慕朱彪。薛玉为黎民百姓担忧上火,吃饭的时候随口问了薛董伟有什么想法,毕竟这个事是他孙子发现的。
薛董伟饭后把李青要他查的资料全部搬到了薛玉面前,现在钦天监已经证明今年年景不好,会有大旱。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调度各地人手,在大难来之前做好应急措施。薛玉现在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孙子薛董伟,自从从临安县回来后,就奋发刻苦。这次的事也是多亏了孙子提醒,要不然误了黎民百姓,他万死难辞其究。
薛董伟准备的资料非常齐全,一百年内大大小小的旱灾全都被他查的清清楚楚,薛董伟还整理了一百年内朝廷对每次旱灾的处理方法和每次旱灾的结果。每次旱灾的程度和损失都单独罗列了出来,效果最好的方法也都做了注明。
第二天薛玉把那些资料搬到了大殿之上,所有官员就在大殿上阅读。傍晚的时候,中书省做了初步的计划方案,门下省在这半个月里,头一次全体通过。薛玉让他们回去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再下达。
朝廷上下都说大唐能有此人为宰相,是大唐之福社稷之福。
新年到了,李青地界的人白天依然在忙碌中,整个地界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外出收购的人也都还没有回来,李青特意让人准备了炖肉,分到每家,算是给大家过年了。只有那八家没有,现在他们也隐约的感到大旱真的要到来了。
张家几家人害怕了,找到张成那里表示想和李青等人一起度过难关。张成表示无能为力,当初李青说的很明白,只给他们三天考虑时间,三天过后死活不管。张家的五家人开始走动,想让多些人帮助他们让李青点头。李青知道后,让张成带了部分张家村的人离开李青地界,出去接应去各地收购的人。
年后朝廷的政令已经到了两道七十二州,各地纷纷开始挖井,储备粮食。家家户户都开始存水,存粮。各地粮食和水都开始紧张。
最早回来的是吴石,他是李青的脑残粉,对李青的命令全部执行,李青让三个月内必须回来,他两个半月准时的回来了。李青让所有人对他们这队人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辛苦的出去收购,感谢他们能按照命令如期的归来。
第二批回来的是郑林和李贵,李青依然让所有人做了热情的欢迎和感谢。
第三批回来的人是李庚和三旺,李青除了表示对他们迟迟不归的担心,也让所有人做了欢迎和感谢。
最后一队是四喜带队,他回到李青地界已经是春耕开始后半个月。他去的是淮南道,部分没有粮食的百姓已经开始逃荒了。他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批难民,难民抢劫粮草。还好李青让张成提前带人接应,才无一人死亡。
四喜带人回来后,李青问了整个路上的过程。开始他们是打算准时回来的,因为遇见了一个北上的粮商,四喜才决定留下收粮的,四喜觉得他们收的最多,以后才会得到李青的重用。
在李青地界不管何时,李青重要的事都是找吴天,张成,李仁商量。就连吴石,李庚和郑林都比他们三兄弟做的事情重要。三娘总在他跟前让他多管点事,以后家业不能给外人,是要李家继承的,张成只是个姑爷,吴天更是外人。
所以在有人提议多收些粮食时候,四喜就动心了。可是仍有少数几人反对,其中一人叫李斌,见反对无用后写了信回李青地界,信被四处接人的张成拦截到了。
张成看到信后,赶紧带人前往淮南道接应。在河南道与淮南道地界处,张成等人遇见了和难民对持的四喜一行人。多亏了李斌一路上的联系,才能让张成带人找到他们。
李青得知事情经过后,没有生气,也没有做任何的处罚。就连天天跟在李青身后的王文生,见到如此冷静的李青都感到害怕。他们老大这是暴风雨的前奏吗?
李青吩咐人进城里请医馆大夫过来,还让打听一下有没有哪个医馆愿意入住李青地界的。如果有原意的,全部医馆家人都接过来,李青送房子,签长工契约。
李青还亲自带了礼品,去看了受伤的人,并且履行了契约条款。等他们伤养好后,那几个反对四喜当初决定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李斌。那些鼓动四喜留下收粮的人都安排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四喜被李青彻底遗忘了,李青对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死活的人,要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山上的寨子建设完成了,李青让所有老人孩子都搬去李青山去住。山寨的哨岗由吴石带领的孩子组成的少年民兵把守。李宅由三旺带人把手。李青地界周边算上大门,总共有四处需要把守。河上架了桥,桥上的哨岗由吴天带人把手;李青地界正门的城楼由王文生和李仁把守,李仁为主。剩下两处在张家村和吴家村的外侧,虽然那边正常是过不到人的,但是李青怕万一,那两处地方就由李庚和郑林把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