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赵云图片),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赵云的意思很简单,他想让徐庶和赵满早日完婚。
一来,今后自己等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是不成婚,马上就是黄巾叛乱,诸侯混战,山水相隔,再次见面,已不知是猴年马月。
二来,徐庶不管是历史名声还是如今在自己麾下的表现,值得自己为他解决后顾之忧。
赵满虽然能力不大,但也能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世家子弟各方面发展均衡。
最主要的是,大家是同宗,用起来放心。
像三国中的曹孟德,使用了多少曹姓和夏侯姓的人?无他,一边是曹腾的族人,一边是父亲曹嵩没有过继之前的夏侯本家。
“贤侄,时间是否太仓促了?”蒯权有些无奈,刚刚结亲就成婚,确实有些猝不及防。
“伯父,”赵云深施一礼:“云也知道,此等要求不管是对蒯家还是蔡家,都很不合礼仪。”
“然日后海商开始,顺卿哥和元直都会随队。想我苏双与张世平叔父,九年未归,传在今秋将返。您看?”
他也只是吓一吓,苏双张世平是让他们去到处看看,顺便带来中原没有的好多物产。
今后,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了依据,让人信服。
第二天,蔡家和蒯家都答应了。
周代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礼记·郊特牲》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
显然,上古把婚礼视为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人们也不祝贺。
直到汉初,有些地方官吏囿于周礼,也禁止人们在婚礼时相贺。
然而,结婚始终是“大吉也,非常吉也”的喜事,在秦汉这样热衷享乐的时代,婚礼不贺的状况不可能持续下去。
汉宣帝五凤二年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勿行苛政。”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令的形式对婚礼不贺的否定,从此婚姻相贺便逐渐传袭下来。
汉代早婚现象的兴起,王室与民间皆然。
男子的初婚年龄一般从十四岁至十八岁,女子的初婚年龄一般则在十三岁到十六、七岁。十九而出嫁者亦有。
男女之年以相配为主,大率以男稍长于女为常。
例如,汉顺帝初婚年龄是十四岁,其后梁氏是十三岁。
亦有记载云:暴室啬夫许广汉女许平君出嫁时十四五岁,而其丈夫刘恂时年十六岁。
有些皇族的婚龄则更低,一些婚姻几乎处于童婚状态。
汉昭帝、平帝、霍氏、王氏的婚龄皆在十岁以下。
所以,他们两人在这个年代不算早婚。
以往,蔡家、蒯家的门开都快被踏破了,近的自然是南郡、南阳一带的家族,远的有长沙、桂阳、零陵。
毕竟荆州的影响力传不到中原,故根本就没有那边的家族过来提亲。
再说,这个年代要是隔得太远,结婚成本实在是想象不到的大。
男方遣人前来迎亲,在路上都走好几个月,所以蒯家也好,蔡家也罢,在赵云建议后只是稍微考虑也就答应了。
周《礼记·昏义》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汉平帝元始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
如今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
三书是汉族传统嫁娶的礼仪,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后世人一般就把两种礼仪合并在一起,称为三书六礼。
不要看到赵云他们一路上风平浪静,其实也说不上吧,连山匪都遇到了两次。
南郡周围,特别是江夏与荆南几个郡内,蛮人动不动造反。
要不然,在汝南郡杜春在赵谦眼里就是个屁,只是碍于袁家的颜面没去搭理他。
而在南郡,张泉的地位简直与太守蔡讽不相上下。
那是因为随时都面临蛮人的叛乱,他要带兵出征保境安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混乱年代,手里有武力的人更吃香。
本来,是准备蒯权和蔡讽互为媒人,反正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
这下要一起嫁女,显然就没办法,况且蔡讽还是南郡太守,总不可能有事没事儿帮着你赵满去跑东跑西吧。
幸好,来了一个明白之人,那就是刚从老家返回,即将去长沙当太守的张机。
当他介绍到身边的从弟叫张羡时,赵云瞬间石化,难道说几年后荆州一带发生瘟疫老张辞职,就是这人当的太守而后造反?
不过,这些都不关自己什么事。
在张仲景的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