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铁血南北朝),接着再看更方便。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武
“呜—呜—呜—!”随着一阵阵军号的吹响,一只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后燕大军开出雁门关外。那些军士一个个身板矫健,精神饱满,而队伍中最显眼的是重装骑兵组成的方阵,只见军阵中的战马和骑士都被重重铠甲包裹着,人脸马面上都只露出双眼,整个方阵就像一道钢铁铸就的堤坝,轰隆隆向前推进时连地面都在颤动。
大军中央的一柄黄罗伞异常引人注目,鲜亮的明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伞下有一匹高头大马,马上端坐一中年男子,白面皮,鹅蛋脸,卧蚕眉,生的十分好看,不过在钢铁铸造的军阵中却显得俊俏有余,威武不足。此人便是这支大军的统帅,后燕国皇太子慕容宝。
公元395年5月,由于前一年拓跋珪公然帮助后燕的死敌西燕,后燕皇帝慕容垂决定在平灭西燕后,给北魏一个教训。于是命太子慕容宝在弟弟慕容麟、慕容农、堂弟慕容绍、小叔慕容德的辅佐下,带领10万精兵,直指北魏都城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黄河‘几字弯’东边大弯的外侧东北面)。此时拓跋珪早已得到消息,一面派人向陕西关中的后秦搬救兵,一面放弃都城,率领主力西渡黄河来到河套地区隐蔽机动。大战就此拉开大幕。
后燕军到达盛乐时已经人去城空,此时慕容宝并没有直接渡过黄河追击拓跋珪,而是沿黄河‘几字弯’外侧向五原(包头市)方向追击,并俘虏了北魏3万多户牧民和100多万斛粮食。初看后燕初战告捷,但从慕容宝错误的追击方向看,当时他应该没有掌握拓跋珪的真实行军方向,有可能就是拓跋珪用舍车保帅的策略,派小股部队吸引了慕容宝向五原方向追击,为自己和后秦援军汇合争取时间。9月,拓跋珪和后秦国王姚兴派来的援军汇合,并北上五原,和慕容宝10万大军沿黄河对峙。
魏书记载此时拓跋珪有近20万大军汇集(还没算上援军),但实际情况应该是史书有夸大之嫌,否则按史料记载拓跋珪全部是轻骑兵,而慕容宝则是重装骑兵、轻骑兵和步兵的混合部队。在兵力和机动性上都占优势时,拓跋珪更应该选择在平坦开阔的盛京附近进行决战,而不应该先诱敌深入(民众粮草被劫,也很伤的),汇合援军后才和后燕部队沿黄河对峙,不但限制骑兵机动,而且在松软的沙滩上,不利于骑兵对抗步兵军阵。所以,拓跋珪当时兵力应该不会超过10万人,主要由自己的骑兵部队和援军的步兵组成。
此时拓跋珪的“草原盾牌”行动已经胜利完成,成功阻止慕容宝的进军,并利用黄河把后燕部队隔绝在黄河北岸,使得慕容宝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这时,拓跋珪展开“草原军刀”行动,派出堂弟拓跋遵带领700游骑兵,隔绝了慕容宝通往首都中山的道路,不断抓获后燕军和首都中山通信的信使,使得慕容宝完全得不到首都的消息,与此同时在慕容宝军中散播谣言,“慕容垂已死,还不早早回去接替皇位”,搞的后燕军心不稳。后燕将领慕舆嵩等人甚至策划叛乱,拥立慕容麟为王,但计划泄露,慕舆嵩等人被处死,虽然慕容宝抓不住慕容麟的叛乱证据,但已经心生嫌隙。
说到这里,需要稍微交代下慕容麟,老英雄慕容垂众多兄弟、儿子、侄子中,能征惯战的一抓一大把,但要论心机之深则非慕容麟莫属,他曾经出卖过老爹慕容垂而遭到憎恶,但经过其在后燕复国中的积极表现,逐渐赢得慕容垂信任,进封赵王;慕容垂去世前后,慕容麟屡次涉嫌叛乱篡位,但都没被人抓到把柄,反而通过运作和太子慕容宝保持亲密关系。这样一个情商极高,军事才能出众的慕容麟,加上军中名将慕容农、慕容绍,以及老谋深算的慕容德,如果大家齐心辅佐慕容宝,如何在与拓跋珪的对决中处处受制?笔者不妨在此卖个关子,结论稍后会详细道来。
慕容宝和拓跋珪在五原对峙一个月后,慕容宝实在呆不下去了,首都父王生死未卜,如果自己耗在前线而使王位旁落的话,这个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于是,慕容宝开始撤兵,奇怪的是,慕容宝并没有向首都中山所在的东南方向途径雁门关撤退(离国境最近的方向),而是沿大同-张家口-北京一线,向正东方向撤退下去,史籍并未介绍慕容宝选择这条退兵路线的原因,但估计此时慕容宝有可能相信老爹慕容垂已经亡故,首都中山形势不明,而当时的蓟城(北京)由自己的亲弟弟慕容隆和儿子慕容盛驻守,所以先回蓟城了解国内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会比较稳妥。
由于有一条白浪滔天的黄河阻隔,慕容宝估计北魏不会很快追上,所以从容撤兵,慢慢向东而去。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慕容宝撤兵不久,五原地区气温骤降,黄河水被冻了个结结实实,拓跋珪又一次被幸运眷顾。这样一个好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拓跋珪点齐2万精锐骑兵,风驰电掣般的跨过黄河,追击慕容宝。拓跋珪只用2万精锐骑兵就想吃掉后燕十万大军,胃口也是不小;等待慕容宝和他的十万远征大军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且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