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两汉往事),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良又一次要冒泡了,在这里我觉得还是应该多说些关于他的事情,因为一直以来还没有专门对他进行介绍,在此,我感觉应该抖开包袱了,不然的话很难理解他此时的行为。
张良一辈子不少闹腾,刺杀秦始皇、佐策入关、智斗鸿门、下邑奇谋、虚抚韩信、劝都关中……每次建策都精彩绝伦,也让刘邦收益颇丰,可见张仁兄的确不同凡响。
按理说,这种人应该是精力充沛,爱凑热闹,难耐寂寞的人。而张良却恰恰相反,这个人平时很安静,沉思的时间多,说话的时间少。并且这个人长的像个女人(画像为证),身体素质还不是多好,史书记载“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以后,张仁兄就以多病为托词,闭门不出,穿上道袍,当起了道士;甚至在家里架了个小锅炉,搞起了冶金技术,专业术语叫“炼丹”。
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可惜,这么聪明的头脑不用来抓经济、搞建设,偏偏要步秦始皇的后尘,搞什么冶金技术,捣鼓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而这正是张良的高明之处。早在楚汉争锋接近尾声之时,这位仁兄就开始筹划自己的退路,从那时他就开始分步实施自己的保命计划。的确,他是应该好好筹划筹划的。
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食邑不祥。不过据史料记载,刘邦当初很慷慨地让张良在齐地自择三万户,而张良很谦虚,说:“当初和皇上在留地相遇,就把留地封给我足矣,再大的我就不敢要了。”张良这一谦虚,刘邦就慨然应允,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留地”并不是什么好地方,食邑也是最低,前边提到过的侯爷们的食邑几乎都远在他的之上。同样是汉初三杰,萧何食邑排名第一,而张良却身居榜尾,这让后人费解。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初三杰之一竟然沦落到这等地步,也许你会为张良鸣不平。在过往许多重要决策中,张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而刘邦为何会有这种态度?
其实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刘邦实际上是一个本土观念很强的人,萧何是自己的老乡,也是最早跟随自己闹革命的嫡系,自然封赏颇厚。而张良毕竟是个外来户,虽说过往的日子里相处的比较密切,可和萧何比起来还是有些疏远,现在革命成功了,自然就会分出个三六九。
更为重要的是,萧何这些年来只知埋头干活,不抢风头,这样的人刘邦很放心。而张良则不然,因为他对事情的判断比刘邦还准确!
从西进关中开始,刘邦想到的,张良也想到了;刘邦没有想到的,他张良还是想到了。换你当老大,会允许这样的一个人待在身边吗?并且张良想到的并不是什么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变,用来搞yin谋政变很合适,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用这些东西对付自己?
讲到此,刘邦的态度大家就可以理解了。当然,上边我们讲到的东西,张良自己也想到了,他真是个实实在在的高人。与其等着让刘邦给自己穿小鞋,还不如大方一点,不去染指那些身外之物,老老实实待在家更为安全。更为高明的是把“留地”这个俩人相识的见证地作为自己的封赏,时不时还能提醒一下俩人过去的感情,算是上了道双保险。
张良实在太聪明了。
不过这似乎还不够,做完这一切后,张良来了个成功的转型,从积极进取谋臣直接转身为与世无争的道士,真可谓煞费苦心。
自从张良当上道士后,恪守“疏不间亲”的办事宗旨,在汉初刘邦剪除异姓王的斗争中,极少谋划,也极少参与,更别说去参加皇室的明争暗斗。
这次廷议的通知下发给他后,他当时就知道刘邦是要干什么,因此立刻上书,请了个“病假”,继续躲在家里搞冶炼。宫廷内争的如火如荼,而张良却在家烟熏火燎。
然而,这一次坐不住了,因为吕雉想起了他。
自从廷议过后,吕雉慌了神,到此时她也无奈了。她心里很清楚,廷议中大臣们的诤谏根本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刘邦换太子的想法依然很强烈,也很顽固,这让他不知所措。就在万般无奈之时,在别人的提议下,吕雉想起了钻在家里炼丹的张良。
随即,吕雉打发哥哥吕泽跑去请张良出来说话。而张良正一门心思明哲保身,不愿意露头。
吕泽跑了一趟,无果而回;再跑一趟,仍然两手空空。几趟跑下来,腿都跑短了一大截,还是一无所获。
最后逼的吕泽万般无奈,干脆搬到张家里住了下来,不走了。张良吃饭他看着,张良如厕他跟着,张良炼丹他陪着……最终在吕泽的软磨硬泡下,张良还是就范了。
“此事难以口舌相争。天下有四人,皇上征召而不至,义不为汉臣。今公若能让太子以诚相请而出山辅佐,必能一助。”接着,张良说出了这四个人的名字。
关于这四个人,史书送给他们一个称号——“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此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