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不是汉献帝),接着再看更方便。
庞義投降,再接着荆州刘表也不甘寂寞的掺和一脚,迅速拿下巴东、涪陵二郡,目前正在向巴郡江州挺进。
穷则思变,益州军连连失利,刘璋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他也想过将辛毗交给朝廷,向朝廷求和。只是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王商、黄权等人的反对。倒不是王商、黄权等人想要跟朝廷对抗到底,而是他们比刘璋更清楚朝廷绝不会因为刘璋此时服软就收兵。
向朝廷求和,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与其向朝廷求和,倒不如咬牙坚持,只要袁绍那面能够取得胜利,那不用自己去低声下气的求和,朝廷也会转变对益州的态度。只是何时才能让朝廷改变态度,王商等人心里也没底。
……
益州君臣满心期待着袁绍可以让朝廷吃瘪,但实际上袁绍却已经吃了朝廷几个大亏。自发布檄文表示要清君侧开始,事情的发展就大大超出袁绍事先所料。
朝廷早有防备!不仅派重兵驻扎孟津,更是放出赵云、庞德这两头猛虎在荥阳、巩县、成皋一带活动,阻碍盟军的前进。
作为袁绍的盟友,曹操在宣布响应以后立刻便派大将夏侯惇率兵三万出虎牢关直扑洛阳。可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夏侯惇的大军刚出虎牢关没多久,就在敖仓附近中了埋伏,三万大军叫赵云、庞德杀散不说,夏侯惇更是在混战中被人射中左眼,从此成了一个独眼龙。
而袁绍那边原先是准备通过孟津渡直接过河杀奔洛阳,却不想朝廷在孟津渡有水军把守,将袁绍的先头部队杀得七零八落,大部分人喂了黄河里的王八。
先期进攻受阻,并未叫袁绍气馁,反倒更坚定了袁绍先收拾朝廷的决心。这时候的朝廷就已经这么难对付了,这要是让朝廷再休养几年,那到时候谁还对付得了?
与袁绍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曹操。曹操在战前就对夏侯惇战败有了一定心理准备,他知道朝廷不会坐以待毙。可他没想到朝廷的反击是如此坚决果断,就如袁绍担心的那样,一旦等朝廷主动发难,他还能不能挡住朝廷的征伐。
眼下的天下早已不是当初诸多诸侯割据的时候,经过这些年的吞并功伐,剩下的几枚硕果除了朝廷外,也就是袁绍、曹操、刘表、孙策以及刘璋这五位。不过刘璋如今正被朝廷按在地上猛揍,刘表还在一旁下黑脚,估计刘璋这回也悬了。这样一来,能被袁绍拉拢的诸侯也就只剩孙策一家。
一开始袁绍并未将孙策计算在内,毕竟孙策占据的是江东,手中握有长江天险,没必要掺和自己跟朝廷作对这件事。可让袁绍没想到的是,他没派人去联络孙策,可孙策却派人来主动联系他。或许是刘璋的遭遇刺激了孙策,让孙策觉得想要保住江东基业,最好还是让朝廷保持虚弱最好吧。
不过不管孙策跑来结盟的目的是什么,至少袁绍身边又多了一个帮手。即便孙策不派兵来助战,只要他能拖住摇摆不定的刘表,对袁绍来说就是好事。
孟津渡吃了败仗,袁绍不得不选择从别处过黄河,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袁绍率兵五十万,浩浩荡荡杀进了河南郡,而作为盟友的曹操也不甘示弱,率兵十万自颍川郡杀入弘农郡,与袁绍的兵马遥相呼应。
大兵过境,驻守宛城的刘备却是紧闭城门,约束手下,不与过境的曹军发生冲突。曹操与袁绍有过约定,曹操攻武关,袁绍攻潼关,两家所占郡县各归各家所有。这就等于将平阳、河东、河南三郡拱手让人。至于弘农郡,在袁绍发现曹操并未全占弘农郡全部以后,也闷声不响的笑纳了。
袁绍军大举入侵,朝廷除了先期派兵袭扰,对各郡县的防守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各郡县虽不说是望风而逃,但奋起抵抗的却极少。袁绍开头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等得知所占郡县的官仓无粮的消息以后,这才隐隐明白朝廷的险恶用心。
所占四郡的百姓并未走光,朝廷迁移人口这次并不强迫,愿意拖家带口离开的朝廷会有安置,但不愿意离开故土的,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没有从官仓获得补给,袁绍自然只能向有粮的伸手,不给?先问问袁某的刀不利否?
五十万大军,日常消耗那是惊人的,朝廷在四郡搞坚壁清野,袁绍虽然通过强征填补了一些亏空,可他的名声也随之臭了。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如今多了一个袁扒皮的雅号,气得袁绍暴跳如雷,拔剑想杀人。
没有比较,那就感觉不到好坏。已经习惯了朝廷的善政,猛地遇上袁绍的强行摊派,司州各世家的心里顿时就知道了好歹。当然也有执迷不悟,趁机死抱袁绍大腿的,河东卫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河东卫家在大汉朝可说是名门望族,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卫青就是卫家的先祖。不过到了东汉末,卫家也大不如前。尤其是刘协上台以后,由于蔡邕的关系,刘协对卫家并不亲近,当然这也与卫家当时对待朝廷的态度有关。
在董承担任河东郡守的时候对卫家一味忍让,以至于卫家变得嚣张跋扈,而等到杜畿这个强项令上任以后,卫家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杜畿凭借刘协支持,对河东大力整治,卫家损失颇大,心中对朝廷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